一、傾斜原因分析
1.基礎問題
地基沉降不均(如軟土地基、回填土壓實不足)。
地下水位變化導致基礎浮力失衡。
2.結構損傷
煙囪筒體腐蝕(如酸雨、高溫煙氣侵蝕)。
焊接縫開裂或混凝土碳化(磚砌煙囪易出現(xiàn)磚縫風化)。
3.外部因素
地震、強風或鄰近施工振動影響。
煙囪附屬設備(如避雷針、平臺)荷載偏心。
二、校正前結構檢測與評估
1.傾斜測量
使用全站儀、激光垂準儀或傾斜傳感器,測量煙囪頂部偏移量及傾斜角。
記錄數(shù)據(jù)并繪制傾斜曲線圖,判斷傾斜趨勢(穩(wěn)定/持續(xù)發(fā)展)。
2.材質檢測
對筒體進行超聲波探傷(金屬煙囪)或回彈法測強(混凝土煙囪)。
檢查腐蝕深度、裂縫寬度(超過0.3mm需處理)。
3.基礎檢測
開挖基礎周邊土體,檢查是否有不均勻沉降或空洞。
測量地基承載力(如標準貫入試驗)。
三、校正實施流程
1. 基礎處理(如需)
注漿加固:對沉降基礎進行壓力灌漿(水泥漿或化學漿液),填充空洞并提升地基承載力。
錨桿靜壓樁:在基礎周邊打入預制樁,通過反力架施加壓力,阻止進一步沉降。
2. 筒體校正
頂升法
在煙囪底部設置千斤頂(同步控制,避免偏載)。
逐步頂升至設計高度,同時用全站儀監(jiān)測垂直度。
頂升后澆筑混凝土墊塊或安裝鋼支撐固定。
迫推法
在傾斜反方向設置液壓推桿,施加水平力。
推力分階段施加(每次≤設計值的20%),避免筒體脆斷。
推正后用鋼絲繩或型鋼加固筒體。
牽引法
適用于高度較低的煙囪,通過地錨和鋼索拉正筒體。
3. 結構修復
金屬煙囪:焊接裂縫,補涂防腐涂料(如環(huán)氧富鋅漆)。
混凝土煙囪:高壓灌注環(huán)氧樹脂修補裂縫,外貼碳纖維布增強。
磚砌煙囪:拆除松動磚塊,重新砌筑并勾縫。
四、安全措施
1. 高空作業(yè)防護
個人防護:作業(yè)人員佩戴五點式安全帶、防滑鞋、安全帽。設置雙繩保護系統(tǒng)(主繩+備繩)。
設備防護:吊籃或腳手架需經(jīng)荷載試驗,配備防墜器。作業(yè)區(qū)域下方設置警戒線,禁止車輛通行。
2. 結構安全監(jiān)控
安裝應變計、位移傳感器,實時監(jiān)測筒體應力及變形。
校正力超過設計值80%時,暫停作業(yè)并重新核算。
3. 應急預案
筒體開裂:立即停止頂升/推力,用鋼支撐臨時加固。
設備故障:備用液壓泵、發(fā)電機隨時待命。
人員墜落:啟動急救流程,聯(lián)系醫(yī)療救援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
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權所有 備案號:蘇ICP備11028529號-7
地址:江蘇省鹽城市解放南路58號中建大廈19樓 總訪問量:635417 站點地圖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管理登陸